灭菌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。加热消毒法是最早采用的方法, 但后来逐渐减少;化学消毒法自40年代应用以来,至80年代逐渐减少,主要原因是消毒灭菌后残留毒性问题; 辐照灭菌技术起源于194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军方从事“射线对汉堡包处理”的研究,至今已有73年的发展史了; 辐照灭菌可解决上述灭菌方法无法克服的困难,而且从经济上考虑,只有辐照灭菌适大规模的加工。 因此,近年来辐照灭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。
灭菌方法 | 对包装材料要求 | 化学残留 | 处理时间 | 处理方法 | 温度变化 | 批次加工数量 | 后期处理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辐照灭菌 | 耐辐射材料 | 无 | 瞬间 | 连续式 | 2~3度 | 循环灭菌,满足任何数量加工 | 辐照后可立即使用 |
环氧乙烷蒸汽灭菌 | 透气性材料 | 有 | 几~几十小时 | 批量式 | 50~60度 | 由消毒箱体积决定 | 加工后必须静置48小时,挥发降低产品内部残留的化学药剂 |
高温蒸汽灭菌 | 耐压、耐热、透气 | 无 | 几十分钟 | 批量式 | 120度以上 | 消毒箱体积决定 | 加工后需要一定时间冷却 |
比较因素 | 照射性方向 | 穿透力 | 剂量分布 | 剂量率 | 对材料影响 | 应用范围 | 安全性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电子直线加速器 | 单一方向,射线利用率高 | 小 | 分布均匀 | 几十kGy/s | 较小 | 能量高,应用范围广 | 高,具有可控性,关机后无辐射 |
钴60辐照装置 | 4π方向,射线利用率低 | 大 | 均匀性差 | 几十kGy/h | 对材质有劣化趋势 | 能量低,应用范围受限 | 低,天然放射源不受控 |
雷大辐照中心建有能量10MeV/束流功率20KW的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,其单台加工能力相当于135万居里钴源,性能指标在国内处优秀水平,辐照速度是钴源的几倍
公司技术团队有多台10MeV电子加速器的设计和建设的成功经验,我们所有加速器均由雷大自行设计、建设和维护,充分保障年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7000小时左右,可以为客户提供稳定的加工能力
各辐照中心建有设备齐全的微生物检验和剂量测量实验室,辐照前对货物进行微生物检验,制定辐照剂量和工艺,辐照后再进行严格质检和剂量跟踪,全部生产加工过程遵循ISO9001/ISO11137/ISO13485等质量管理体系规范,确保辐照剂量准确、辐照物品安全可靠
雷大科技团队拥有多年的电子加速器辐照中心运营经验,对辐照中心工艺流程、生产管理、质量控制各环节均有成熟的管理流程和质量体系,雷大始终本着为客户负责的经营理念,为客户提供无忧、便捷、可靠的辐照加工服务